考虑到氯盐类融雪剂对路面以及植物的损害,发达国家会采用一些防护措施降低氯盐类融雪剂的破坏。美国、日本曾在融雪剂里加缓蚀剂,尽可能降低氯盐类融雪剂中氯离子的破坏作用。在建造路面、桥面时,也会设计有隔离层,防止氯离子渗入桥体。为防止融雪剂对植物的危害,则会选择在可能接近融雪剂的路旁及中央隔离带选择耐盐类植物,或对植物采取冬季遮挡的办法。
目前不论国外还是国内
,
融雪剂
主要分为两大类
,
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
雪剂
,
虽然这一类融雪剂融雪效果好
,
没有什么腐蚀损害
,
但它的价格太高
,
一般只适用于机场
等地
.
而另一类则是氯盐类融雪剂
,
包括氯化钠、氯化钙、氯化镁等
,
通称作
'
化冰盐
水的冰点是0℃,而当“氯盐类”溶于水(雪)后,盐水的冰点会降到0℃以下。如,氯化钠溶于水后,冰点为-10℃左右,氯化钙溶于水后冰点在-20℃左右;醋酸类可降到-30℃左右。
这样,原来固态的雪,在融雪剂的作用下,就变成了液态,成了“含盐雪水”,融雪剂成分,就很容易从下水道里流走了。
但这只是教科书上的通用解释。
实际上现在的融雪剂都是符合型融雪剂、复合型融雪剂,融雪原理并非如此简单。
例如其中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,氯化钙在吸水时会发出热量,使附近的雪受热变软融化。
还有一些特殊的成分,用于改变雪晶体表面的形状,有固体变成介于固液之间的半流动体。
所以我们应当深入地探讨融雪剂的融雪原理,而不是简单地利用日常生活的知识来解释。